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,截至2月29日,市人社局已經完成全市26.09萬家企業2月已繳養老、失業、工傷保險費的退款處理,27.5億元全額退回至企業賬戶。東莞成為全省最早完成社保費回退工作的地市,也給正處于應對疫情關鍵時期的東莞企業紓解了“燃眉之急”。
主動放出全員全額退費“大招”
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,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,出臺“史上最強”的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,2至6月對中小微企業免征養老、工傷、失業三項社保費,2至4月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。重磅消息一出,當即成為社會關注焦點。
當晚,市人社局迅速與市財政局、市稅務局協商,暫停2月企業社保費劃扣,提前使企業享受減免政策的紅利。
“全面復工復產后,東莞部分企業尤其一些中小企業出現暫時性資金鏈緊張的情況。從近期的咨詢電話中可以客觀地反映出企業遇到這些問題。”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麥瑞玲告訴記者。
“我們必須主動出擊,特殊時期更應將社會保險互助共濟作用發揮好,要讓減免政策盡快落地,讓全市企業得到最大的實惠。”市人社局局長司琪說,40多年的改革開放,大家都有一個基本共識,那就是:企業好經濟才能好。
因此,東莞用最“短、平、快”的方式,對所有企業實行全額退費,免除企業自行申請,最大力度給予企業實惠和便捷。
變“流水作業”為“并列作戰”
考慮到企業當前亟待緩解的資金周轉壓力,市人社局基金管理中心給自己定下了一個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務”——3月1日前完成退費!
據了解,這次退社保費,涉及的金額規模是空前的,需要同時處理的數據量、業務復雜程度也都是空前的。退款不僅惠及26萬家企業,還涉及338.33萬參保人,為了保證個人任何社保權益不受影響,這意味著相應的338萬人、過千萬條繳費記錄都需要進行調整并確保完整有效,這是以往東莞任何一次社保待遇支付都從未企及的數量級。
鑒于此,市人社局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組建了由13位工作人員組成的“突擊隊”。同時,強化責任,細化節點,以目標倒排進度,將工作方式從平日的“流水作業”調整為“戰時”狀態的“并列作戰”。
實實在在地幫到很多企業
“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,實實在在地幫到了很多企業,我們還是很有成就感的。”市人社局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信息科科長梁冠民說。
虎門一家服裝企業老板在收到退款信息后激動地表示:“特別驚喜!企業目前的現金流非常緊張,這8萬多元明天就轉給供應商,這筆錢對我們來說真的是‘救命稻草’。”
據了解,為了繼續助力企業紓困解難,在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劃型名單確定前,市人社局聯合市稅務局暫緩劃扣企業3月社保費。這意味著,27.5億元退費加上2、3月份暫緩扣費,僅2至3月,東莞就為全市企業充盈超過72.5億元的流動資金缺口。對于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,還可以申請享受延期繳費、穩崗返還等社保優惠政策。
|